WASI COLLEGE
WASI 知識分享平臺
*網站涉及的素材與資料來源于相關標準、經驗知識、集團內參,部分來自網絡,僅供參考
標準更新
閱讀更多
歡迎閱讀萬喜知識分享平臺
咨詢熱線 :022-88829200
如您有任何疑問,歡迎留言
E-mail: info@wasi.com.cn
或 service@wasi.com.cn
ISO 4042-2018
- 分類:標準更新
- 發布時間:2022-02-25 09:04:27
- 訪問量:0
ISO 4042-2018 標準更新
作者 WASI緊固件
鍍層標記方法及符號變更
2018版標準中對鍍層的標記方法做出了重要的變更,標準中明確指出緊固件電鍍層體系的標記應包含以下信息:金屬鍍層的材料(如,鋅、鋅鎳合金、鋅鐵合金等)、鍍層厚度要求、鈍化處理要求、是否要求封閉層或表面鍍層以及附加的潤滑層等、最低中性鹽霧試驗要求(出現紅銹的時間,如,480h)、扭矩/夾緊力系數要求。當標記最低中性鹽霧試驗時間要求時,鍍層厚度要求可以忽略不做標記。
下表為2018版標準中無六價鉻鈍化處理標記(僅適用于鋅和鋅合金鍍層)
字母“n”表示鈍化膜中不含六價鉻。
下表為1999版標準中鉻酸鹽鈍化處理標記(僅適用于鋅和鋅合金鍍層)
下表為2018版標準中封閉層或表面鍍層以及附加潤滑層標記
緊固件無六價鉻電鍍層標記實例
實例1:緊固件電鍍鋅鎳合金,中性鹽霧試驗要求720h,不含六價鉻的透明鈍化處理,無具體的封閉層、表面鍍層及附加潤滑層要求——標記為ISO 4042/ZnNi/An/720h
實例2:緊固件電鍍鋅,鍍層厚度8μm,不含六價鉻的彩虹色鈍化處理,無具體的封閉層、表面鍍層及附加潤滑層要求——標記為ISO 4042/Zn8/Cn
實例3:緊固件電鍍鋅,鍍層厚度12μm,不含六價鉻的透明鈍化處理,有封閉層——標記為ISO 4042/Zn12/An/T2
實例4:緊固件電鍍鋅,鍍層厚度12μm,不含六價鉻的黑色鈍化處理,有表面鍍層和潤滑層,摩擦系數μtot要求0.10~0.20——標記為ISO 4042/Zn12/Fn/T7/T4(μ0.10-0.20)
2018版標準與1999版標準鍍層標記的差異
以實例2為例,在1999版標準中,電鍍鋅,鍍層厚度8μm,鉻酸鹽黃彩虹色鈍化可標記為A3C(此標記方法在1999版標準中有詳細介紹,此處不再贅述)。那么,有人會質疑了,為什么標準更新后,電鍍層的標記方法反而變得更復雜了呢?其實,小萬認為2018版標準的變更,明確了鍍層金屬、鍍層厚度、鍍層防腐要求、鈍化處理要求、封閉層、表面鍍層、潤滑層、摩擦系數要求,鍍層的整體標記清晰明了,更具有指向性。
2018版標準中之所以變更電鍍層標記方法,主要是為了區分不含六價鉻和含六價鉻電鍍層標記,即我們常說的環保型電鍍和非環保型電鍍。自ROHS禁令2006年施行以來,國內外電鍍生產廠已經逐步轉型為環保型電鍍,歐洲地區更是全面禁止非環保型電鍍廠生產,但大部分的電鍍鋅緊固件使用者仍然在沿用1999版標準中,“A2K、A3C、A3F”等標記方法在標記電鍍層,而實際需求卻是環保型電鍍層。2018版標準的施行,明確了環保電鍍層的標記形式。
中性鹽霧試驗時間要求變更
2018版標準中,對常用鋅和鋅合金鍍層體系的最低中性鹽霧試驗要求做出變更。去除了3μm和25μm兩個無實際應用意義的鍍層厚度范圍,并且在相同鍍層厚度的情況下,2018版對鍍層的最低中性鹽霧試驗時間要求更長,也就是說,2018版標準中對電鍍層的防腐要求更嚴格了。
下表為2018版標準中常用鋅和鋅合金鍍層體系的中性鹽霧試驗要求
下表為1999版標準中電鍍鋅鍍層的中性鹽霧試驗要求
04
ISO 4042標準對應的國標
GB/T 5267.1-2002緊固件電鍍層(等同采用ISO 4042:1999,IDT)該標準為目前國標的最新執行版本,相信不久,國標就會緊跟ISO標準的步伐,對標準做出版本更新。
掃二維碼用手機看